(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如意
8月2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对区域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的结构和布局产生深刻影响。京津冀要把握数字经济赋能区域产业发展的新风口。
一是优化高技术产业布局,围绕创新合作网络布局高技术产业合作网络,促进高技术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链接与升级。从高技术产业细分领域入手,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应立足各自优势,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制高点,运用好“链长+链主”工作推进机制,多维度探索产业横向联合、垂直整合、跨界融合新路径,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推进京津冀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京津冀跨城内部合作,带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禀赋优势,提升创新合作网络密度,增加网络关系数量,挖掘网络潜力,形成“一核带动、多级联动”的京津冀创新合作网络。注重创新合作网络密度的提升,通过更广泛和更深入的知识溢出与技术合作,推动高技术产业升级,促进城市间协同发展。加快头部项目研发,聚集科技重大专项和首都科技资源,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鼓励津冀借力北京科技力量,支持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在津冀设立分校、分院,将其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先导、人才培养的枢纽、协同发展的示范。建立天津与北京“三城一区”的常态化联络机制,探索共建协同研发平台和重点产业创新中心,形成区域科技创新的“双核驱动”格局。加强多层次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提升天津滨海新区、石家庄、雄安新区等地的创新水平,培育创新次中心和创新节点城市,健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梯次培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