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燎沉香,消溽暑。梅雨时节,7月的春风书单来了。
(资料图片)
最近我们关注的新书,有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鲍勃·迪伦以及作家阿来的新作品,有金宇澄、程永新、杨绛的旧作的再版,也有直面当下社会话题的新小说;有马斯克关于太空的实验,有关于人生的哲学,也有关于美食的体验,还有关于女性主义的再思考。
湿热时节,读什么书能凉快点儿呢?欢迎给我们推荐几本。评论并转发到朋友圈,我们随机抽3位,各送上新书一本。
虚构类
《鳄鱼》莫言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可以文化,2023.6
莫言新作,也是他从小说家到戏剧家转型的见证。故事围绕潜逃海外的腐败官员单无惮及其在生日派对上收到的贺礼“鳄鱼”展开。
某市市长单无惮2004年因贪腐潜逃出境,55岁生日时,做观赏鱼生意的华人老黑送他一条30厘米长的小鳄鱼。了解到鳄鱼的生长取决于环境限制程度的特性,单无惮对鳄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年过去,他不断为鳄鱼更换更大的鱼缸,直至成为长达四米的庞然巨兽。
最后,单无惮因儿子自杀身亡、情妇与人私奔,决定投身鳄鱼之腹,鳄鱼突然开口说话……
作品生动刻画单无惮这一人物的复杂,以及环绕在其周围的众生相,体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西高地行记》阿来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3.5
阿来的最新散文集,一个作家的行走笔记。作品收录了2011年以来创作的《故乡春天记》《嘉绒记》《丽江记》等9篇长散文。
多年来,阿来常常行走在川藏地区。这不是普通意义的旅行,是一个藏族作家的文化寻根之旅,所选地点都是有藏文化遗存之处。他根据这些文明的痕迹,思考当地的历史与现状。
“我走向了宽广的大地,走向了绵延的群山,走向了无边的草原。那时我就下定了决心,不管是在文学之中,还是文学之外,我都将尽力使自己的生命与一个更雄伟的存在对接起来。”大地上的行走所带给阿来深邃的思考动力,值得通过阅读去品读和体会。
《嚼铁屑》甫跃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年6月
800多页,62万字,80后作家甫跃辉写了十多年的长篇小说。封面上写着一句话:要咬紧牙关活得振奋人心啊。
这部系列长篇分三部分,分别是《广场》《大河》和《危楼》,《危楼》之后还有三章尾声,分别是一组诗、一篇散文和一部话剧。
第一部《广场》中我们看到一片堪称“广阔之地”的广场,虽然这小说里的广场仅仅只是一个叫做“旧城”的小县城里的中心广场。这广场上,表面上看到的,只是跳广场舞的老人、唱歌的年轻人、散步的恋人、玩闹的小孩,但往深里看,这广场上还讲述着亲人的疏远和重逢,演绎着生和死的抉择,见证着时间流变里恒久不变的东西。
无论是主人公侯澈,还是路师傅、路茗茗等,他们的生活和命运,或多或少都在这片广场上发生了改变。作者以人生归宿这一永恒而又充满日常气息与世俗情绪的命题为叙述对象,描述了大量普通人的人生选择。
《繁花》批注本,金宇澄著,沈宏非批注,姜庆共排版,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7月
金宇澄不响,沈宏非狂批。《繁花》出了一个红皮新版,金宇澄著,沈宏非批注,姜庆共排版。排版上封面乃属罕见,毛尖说,沈宏非的批注有多激情,搞得姜先生一会让朱色批注在墨色正文间横躺,一会又竖插一个对话框,夹批与侧批齐飞,段批共尾批一色,也算印刷史上无前例的文本。
批注本还不在皮相,这是一场沈爷和金爷的化学反应,这才是最好的作者和评家的关系。沈宏非不仅充分展现自己食神本色,遇到“菜泡饭”“虾籽鲞鱼”“烂糊三鲜汤”“糯米双酿团”“西湖莼菜羹”这样的地方美食,一手一脚提溜进汁水丰富的历史人文,跟“食”关联度最高的“色”事,更是手到擒来如数家珍。
金宇澄小说中让年轻读者略感门槛的是,对五六十年代穿着和时尚的表达,沈爷凭着半个世纪在色相上的造诣,一一圈画,即便我们这种有点阅历的南方读者,亦大开眼界。
《逍遥仙儿》石一枫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3年6月
北京作家石一枫的又一部京味小说,书名引自摇滚乐队二手玫瑰《仙儿》的一句歌词:本是天上逍遥的仙儿。
这部小说继续了石一枫的京派风格,讲述了北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作者以日益“内卷”的儿童教育为切入口,写“鸡娃”现象,写“暴发户”对尊严的追求,写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困难。小说像一面多棱镜,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现实社会的诸多矛盾。
一夜暴富的拆迁户、特别能战斗的知识精英、被迫内卷的北京土著、声名赫赫的海淀“牛小”,三个家庭的“鸡娃”大战在教育内卷浪潮下一一呈现。
《夜叉渡河》,路魆,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5月
90后文坛新人的短篇小说集,摘编一下作家邓安庆的推荐:
“今年截至目前读过的最惊喜的短篇小说集。语言成熟老道、干净利落,读来很愉悦。十个短篇小说,我把它们分为两个脉络:一个是与自身经历有关(祖父、祖母的离世、父亲与母亲的关系等),以现实的事件与感受出发,却不是“贴地”写,而是以此衍生出奇异的叙事效果;一个是完全与现实世界无关的虚构作品,无论是《最后一次变形》,还是《心猿》《臆马》《幻想几何学》等,写得飞扬而自洽,把控力很棒,时不时让我想起早期的麦克尤恩。”
凉飕飕的阅读感,或许挺适合暑热的季节读。
非虚构类
《爱吃的我们没烦恼》,陈佳勇,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5月
美食之美,来自味蕾,也来自脑海记忆。陈佳勇用美食的味道回顾人生体验、冒险、甘苦,这是一本关于美食的散文集,探讨美食故事以及世间食客的众生相。
美食与记忆相关,是比较私人的。但陈佳勇又是特别的,上海新概念冠军、保送北大、进入媒体、转行影视、国企老总——在他的记忆里,老家上海的小笼包、北京的涮肉乃至东北的鲅鱼饺子……求学、工作、出差途中,留下很多回忆。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爱吃、会吃。
当然他也有绝对接受不了的,比如红烧鸡冠、眼镜王蛇(尤其是凉拌蛇皮)、炸蝉蛹……但吃到这些的时候,或是与剧组出差、或与好友团聚、或与同事团建,往往伴有难忘的回忆。
美食最抚慰人心,听老饕谈美食是一种幸福,如果这个老饕文笔也好,就更幸福了。祝爱吃的我们没烦恼。
《答案在风中飘:现代歌曲的哲学》[美]鲍勃·迪伦著,董楠,中信出版社,2023年6月
《答案在风中飘》是鲍勃·迪伦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首部全新作品。他于2010年开始创作本书,历时十余年。
在这本新书中,他对66首精心挑选的现代流行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和内容本质提出了非凡的见解。通过讲述猫王、约翰尼·卡什、雷·查尔斯、小理查德等人的音乐,迪伦为读者提供了一份现代流行音乐的私人歌单,也用这些作品展示了一幅美国20世纪万花筒般的画像。
迪伦对这些歌曲以及它们背后的精彩人物和故事充满了感情和热情。这些文章不仅仅是乐评,它们饱含着智慧、洞察力和独创性,你仿佛能听到迪伦的声音从书页中浮现出来,有感性的幻想与倾诉,也有理性的解读与揭露。
《冲向火星:马斯克和SpaceX的初创故事》[美]艾瑞克·伯格,果麦/花山文艺出版社
埃隆·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策划探索火星计划,这本书是马总和SpaceX公司初创岁月的记录。在创始特斯拉之前,2000年,29岁的马总发现美国在阿波罗登月后,没有取得任何新进展,他决定在这个行业带来突破,造火箭、火星。
2002年SpaceX公司成立,马总投资了一个小目标,一亿美元。当时业内并不看好他的火箭计划。直到2008年5月第三次发射失败,小目标用完了。马总不死心,他和团队决定用剩下的零件再组装一枚火箭。2008年9月,“猎鹰1号”火箭成功发射。新的一页翻开了。
本书作者伯格是资深的航天记者,报道SpaceX多年,也曾采访阿波罗登月的奥尔德林,入围过普利策决选名单。他采访了马总和多位高管,梳理了SpaceX的传奇——《冲向火星》。
《每一次的诞生都是痛苦》李少君,北岳文艺出版社,20223年5月
这是诗人李少君诗歌创作四十余年的精选集。按时间由近推远分为四辑,一共296首诗。
作为一名从初中就开始写诗的诗人和长期从事诗歌编辑的诗刊主编,李少君在中国诗歌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1980年代就去了海南,经历了海南的大起大落,他还担任过海南的《天涯》主编。
他是一代诗人的见证者,自己也被称为“自然诗人”。在李少君看来,自然就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他同时也关注“诗歌的草根时代”,这一切关于诗的理想和理念,也都体现在他自己的诗歌中。
《未来的雨都已落在未来》熊培云,岳麓书社,2023年5月
70后作家熊培云的又一部诗集。人类之美,在其忧伤,唯有忧伤可令事物不朽。我终于挤上了火车。你是一朵乌云吗。夜半路过一朵玫瑰。把手机扔进地中海。而路灯无缘无故地站着。我想光脚走在大地上。冒着大雪去见自己。看风吹过山岗。爱是我生命里所有卑微的时辰。南方。
仅把这些诗的标题连起来读,就能读出熊培云式的诗意。“我渐渐丢失了愤怒的能力。双眼所见,是每个人背负着一条沉重的木船行进在人海。”熊培云说,“而这似乎也是许多人的存在之困。”
《出世还是入世:孔子庄子们的人生选择》,何善蒙著,文汇出版社,2023年6月
放歌乡野还是追逐功名?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安邦?这样的人生追问,贯穿了中国千年发展史,屡次被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和思想名家提及。
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书籍里,浙江大学教授何善蒙通过朴素平实的语言,记录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起伏,让读者了解到古代先贤处理人生困惑的方式,获得更多智慧的启迪;更以小见大,从个体的人生追问衍生至对中国哲学探讨,以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差异为切口,提供了一些有关中国哲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美]肯尼斯·斯坦利、乔尔·雷曼著,中译出版社,2023年5月
光看名字,就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有趣之处。在“时间管理”“效率”等名词填满生活的今天,人们难免会产生疑问,被精准规划的生活是否真的是健康的?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们追逐的终点吗?
在这部作品中,两位扎根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的作者,用“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这个问句,鲜明呈现了他们的态度,即只有“无心插柳”的探索式思维才可能带来创新,缔造伟大的奇迹。
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对是否要制定计划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必然存在差异,但不管对与错,这本书都呈现出一种态度,告诉我们要葆有开放性,以顺其自然的“寻宝式”态度去面对未知的人生,惊喜或许会主动找到你。
《女性史: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卷》[法]乔治·杜比等主编,唐运冠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
该书为由乔治·杜比领衔的由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的皇皇巨著《女性史》的第三卷,时间分段是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
本卷认为,文艺的复兴与启蒙运动荡涤了陈旧的思维范式,也使人们的精神获得新面貌。在这个颠覆性的时代,女性也得以从教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具有了更加新颖的思想,开始担任更多的社会角色。也正是在这个时刻开始,女性开始登上了公共领域的舞台,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但她已经不再仅仅是“他者”,而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她们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美杜莎的笑声》[法]埃莱娜·西苏著,米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6月
西苏是法国女性主义学者、文学评论家,是法国女性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美杜莎的笑声》是她70年代的作品。她在书中呼吁女性写作,通过写身体、用身体去写,颠覆男权话语。她的理论直接影响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写作。
美杜莎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只要看到她的眼睛就会被石化,被珀尔修斯斩杀。美杜莎也成为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典故,并影响了日本动漫和中国网文。西苏以此为标题,意在反其意而用之,作为男权文化妖魔化女性的例子。
《西方艺术三万年》,王瑞芸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5月
1949年,37岁的杰克逊·波洛克登上《生活》杂志,成为美国艺术界数一数二的“明星”。仅仅3年后,波洛克的爆发力明显消失,根本画不下去,并逐渐堕落成一个醉鬼。他常常痛哭,认为自己一钱不值,甚至对人说:“我痛恨艺术。”1956年,这位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故意醉酒开车,在一个转弯处撞到树上,当场死亡。波洛克被称为“美国的毕加索”,并被公认为美国现代绘画得以摆脱欧州标准、在国际艺坛建立领导地位的第一功臣,为何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内心全线崩溃并选择了自我毁灭呢?
在《西方艺术三万年》中,学者王瑞芸做出了自己的阐释。这本书梳理的西方艺术的时间线是:三万年。从古希腊、罗马时代一直到西方当下艺术。人类探索到今天,进入了对“艺术”“当代艺术”最不清楚的一个时代,所以我们对于艺术史的梳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为人父母:那些证据告诉我们的事》[英]维多利亚·库珀 [英]希瑟·蒙哥马利 [英]基伦·希伊著,白亦玄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年5月
为人父母意味着什么?择校环境、离异家庭和网络游戏对童年有什么影响?“好”父母、“好”孩子真的有标准吗?在现代,养育孩子为什么会困难重重、让人焦虑?
维多利亚·库珀等儿童研究学者的这本书,涵盖一系列父母关心的话题:从妊娠哺乳到孩子的玩耍学习、独立自主和坚韧品格的养成,再到肥胖对孩子的影响等。在今天中国,这本书同样值得父母参考。
再版新书
《穿旗袍的姨妈》(精装本)程永新,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年5月
《收获》主编程永新的这部《穿旗袍的姨妈》,余华认为是一部简洁而博大的长篇之作。程永新说,此书“献给那些自由的心灵;那些为绝望之人带来希望,那些流落他乡四处漂泊的我的朋友”。
《我们仨》(二十周年纪念本)杨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5月
杨绛女士的《我们仨》20年了。根据杨绛生前安排,20年来,这本书的版税全部给了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
畅销了20年,这本书中,她回忆了家庭三人的点点滴滴,半个多世纪的爱情、亲情,让无数读者感动落泪。20周年纪念本增补了大量家庭照片、日记、书信、手札,在老照片和手写信中,能看到感人的温度。
潮新闻文娱中心编辑部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